欧洲跨境电商本土化运营管理有哪些挑战?需要避免哪些问题?

作者: 易仓科技 2019-02-12 2072人浏览

欧洲电商.jpg

欧洲跨境电商本土化运营管理的挑战:

第一是税务,相信欧洲地区的税务问题从18年开始就一直让中国的卖家非常头疼,欧洲多国对中国卖家发起的VAT审查,是卖家必须要迈过去的坎。


第二个是财务。财务上是包括税务的一部分,但是财务跟中国的运营方式可以说是两个方式,因为我相信大多数的中国本土的卖家,在做亚马逊也好,EBAY也好,开一个公司可能走的是私帐,这占了很大一部分。国外的话,本土化运营只有一个公帐,而且在公帐上的每一笔进出都是要能够找到凭证,能够做帐用的,也就是很多在中国操作的方式。


第三是人力资源,每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体系都有一定的法律保护。在中国目前的操作可能大家都不是特别的正规。在本地招一个岗位,劳动局有最低时薪要求,而且对于签合同解聘有极为严苛的规定,如果在这上面违规了,对方投诉到了,是一定会受到处罚。总体来说人力资源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第四就是文化,在公司的文化里,华人和当地的员工可能冲突是比较剧烈的,最简单的例子可能是加班。像发达的欧洲国家,比如英国、德国这种当地的人,在我们眼里可能认为是懒,在他们眼里就认为他们是要把生活和工作做一个平衡,不可能只去工作不生活,华为当年在进英国做项目,后来是在德国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我以前有朋友也是在里面工作,给我反映的最大问题就是德国当地的员工在下班时间是不会愿意接你上司的电话,也没有必要24小时随时待命。中国员工很多从中国派去德国,他们的很多习惯是华为习惯,所以这上面会引起非常多剧烈冲突,这是文化上的。


第五是有一些风险。WEEE的电子垃圾回收认证,不知道大家在亚马逊有没有遇到过,可能是竞争对手举报之类的,包括一些细节,包装上可能要求有进口商的信息,有原产地,包括你的CE的字体大小,可能在某些国家都会有规定。比如在德国LED的显指达到80%,没有达到也是不合规。如果你在当地本土化运营,可能会有一个自己的网站,你的网站上要有一些实体地址、税号、联系方式,不要小看这些,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告你了,你就等着交罚金,因为这上面法律法规特别严谨,比如说你漏个税号的话。像木制品会有监管机关跑过来说,你要证明你的木制品产自非保护林区,这些坑在本土化运营里是经常遇到的问题。


欧洲跨境电商本土化运营管理的坑:


第一是选址,不同的地区在做本土化运营的时候,可能成本的价格差异是相当大的。跟中国一样,你可以理解为在深圳开一家公司招人的人力成本和你在贵州招人的人力成本差得非常远,人力资源诉求也是非常大的,包括你租办公地还有一些其他因素,这上面差异很大,所以选址的时候要考虑这方面的情况。


第二是人力资源,我们知道在中国,无论是县级市还是县城,有五六十万是轻轻松松的,大家不觉得奇怪。但是如果你选址了一个便宜的小镇,头疼的问题就是整个镇上就两千人,失业的只有二十人,你要招两个都不一定招得到。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很多海外仓选址在一些大城市,因为要保证足够的人力资源的供给。


第三是欧洲境内物流,由于国家小,物流通常给的是统一价格,但这个统一价格又由于不同区域底线不同,这个物流在这个国家的覆盖度和运营中心,整体说越靠近这个国家的中心,越靠近这个物流的运营枢纽,你的物流价格能拿到越便宜。不同地区的话可能差异也会有20%左右。


第四是本土化运营会遇到跨境物流。因为如果你做本土化运营,当地是作为一个进口的公司,一定是用自己的VAT去清关,会发现同一个国家走不同的海关,可能有的海关会不认。这就相当于我们在深圳办暂住证和在广州办理可能口径不一样。


第五是关税,有时候我们发货去当地国家,物流上不注意,会给本地公司签完光派送以后,有时候会给你乱包,如果你没有发现的话,这时候物流公司就没有什么责任了,海关会去找本土化公司秋后算帐,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坑。


第六是劳动法。你在人力资源上可能会遇到图便宜,想找黑工或者想着难民,这些员工也有当地的最低工资,开除员工相当难。


第七个是文化冲突,有些是加班和不加班的冲突,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对比冲突,当地员工和华人员工在当地薪资上也有尖锐的文化冲突。


第八是公司模式也要选好,因为你在本土化运营的时候,当地的法人和股东还是承担不少法人责任,要选好公司模式,有些是有限责任有些是无限责任,包括股份公司模式。


相关文章